体3D显示,体3D显示技术是一种真三维显示的“裸眼”3D技术,即在空间介质中构建真实的发光的体像素,即某一瞬间,在对应3D空间位置真实存在这一像素点,通过空间位置扫描让3D目标每个真实体像素都发光(包含动态扫描和固态扫描),结合人眼的视觉暂留,就可以形成真实物理景深的“裸眼”3D视觉。动态扫描实现案例:如下图3.7,通过高速旋转2D平面屏幕形成显示空间,并利用高速投影仪将3D内容对应角度的切片图像投射到平面屏,切片图像的角度与平面屏旋转角度保持同步,便可在显示区域内交替构建体像素,较终实现立体显示。裸眼 3D 让园林绿地的景观更加立体、生动,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嘉兴名胜古迹裸眼3D
固态扫描实现案例:利用两束不可见的激光光束同时照射氟化物介质的一点,会聚能量达到阈值时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散射光线形成体像素,通过控制会聚点坐标在短时间内快速构建多个体像素,就可以在固体介质内呈现3D影像。全息3D显示,全息“裸眼”3D显示,非光学专业朋友可能理解起来会比较难。如图3.9是全息成像形成的整个过程。全息显示包括记录和再现两个过程。记录过程指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将物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以干涉条纹的形式记录在感光介质上,如图3.10(a)所示,再现过程指利用光的衍射原理将特定光线照射在记录介质上重建出物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实现逼真的裸眼3D显示,如图3.10(b)所示。上海医院裸眼3D费用园林绿地的裸眼 3D 艺术,以自然为画布,以科技为画笔,描绘出令人惊叹的美景。
成熟的技术却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短板问题,综合来看,裸眼3D的可视距离、可视角度、分辨率仍是行业亟需解决的难题,此外,受限于眼球追踪和立体声效技术效果,头显设备也拥有比裸眼3D更加沉浸和逼真的3D体验。王鹏认为,短期内,裸眼3D还不能完全代替头显设备,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优化,裸眼3D显示技术会接近头显设备所提供的3D效果。目前,裸眼3D研发企业,需要聚焦裸眼3D高画质处理技术方面,重点开展裸眼3D分辨率提升、大视角连续观看显示、裸眼3D图像合成、3D图像后处理、人眼追踪等关键技术研发,从而形成一套系统解决方案。
生理因素,生理因素主要包括调节、辐楱、运动视差和双目视差,其中,双目视差是立体视觉的主要来源,也是咱们常规意义理解的“裸眼3D”的理论基础。生理因素相比心理因素,可以帮助人们获取更加准确和真实的深度感知。1、调节,人眼的晶状体可以认为是一个变焦镜头,通过肌肉张力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改变焦距,可以实现对不同距离的物体清晰成像,即晶状体的状态(曲率半径、焦距)---距离(物距)---深度建立关系。2、辐辏,当人们在注视某物体时,会通过眼球的转动使双目视线会聚在物体上。不同物体距离,其会聚角θ会变化,近大远小,大脑通过这个会聚角的大小变化就能判断物体的相对深度关系。裸眼D技术的发展为电影和游戏的制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除京东方外,近年来,入局裸眼3D企业包涵TCL、康佳、康得新、万维云视、兆讯传媒等。为进一步解决裸眼3D技术和产业的共性问题,且聚合产业资源,6月初,由中国信通院、TCL华星光电、华为、荣耀、小米、中兴等3D领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还联合发布了裸眼3D产业推进倡议。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对此曾表示,通过聚合产业资源标准化,将加速推进裸眼3D移动应用和发展,目前,裸眼3D主要技术基本成熟,5G及5G-A的高速率、低延时特点和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可有效发挥裸眼3D感知性、沉浸感、交互性等特点,让用户获得更加沉浸式体验。裸眼D技术的发展为观众提供了更加舒适和便捷的观影体验。南京广场裸眼3D巨幕
园林绿地的裸眼 3D 展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与自然互动的平台,增强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嘉兴名胜古迹裸眼3D
亚屏幕分区就是将裸眼显示器进行视图分区,每一个视图都有固定的区域。在进行视频显示时需要将每一个亚屏幕中的图像进行相互交错呈现,已在观众大脑中形成立体视频。当前的裸眼3D显示技术还不够成熟,想真正的在人们生活中实现随处可用随处可见的裸眼3D显示还为之尚早。但是裸眼3D显示所能够给人们带来的巨大视觉享受还是激发着相关人员的研究热情,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也推动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以达到高清显示效果。因此也不算是一种成熟的裸眼。嘉兴名胜古迹裸眼3D